1、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的原始文化遗产,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,指导农业活动,影响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。自2000年以来,中国主要的政治活动中心集中在黄河流域,二十四节气是在该地区气候和物候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。由于中国幅员辽阔,地形多变,二十四节气对很多地区来说只是一个参考。
2、立春:站着就是立春,立春就是立春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3、雨:雨开始下,逐渐增大。
4、蛰:蛰的意思是躲起来。蛰是指春雷的突然移动,唤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。
5、春分:春分的意思是平分。春分意味着昼夜平分。
6、清明:阳光明媚,郁郁葱葱。
7、谷雨:雨造百谷。有了充足及时的降雨,谷类作物可以茁壮成长。
8、长夏:夏天的开始。
9、小满:小麦等夏季作物种子饱满。
10、芒属物种:芒作物如小麦是成熟的。
11、1夏至:炎热的夏天来了。
12、1微暑:暑即热。小暑是指气候开始变热的时候。
13、1暑热:一年中最热的时候。
14、立秋:秋天的开始。
15、1初夏:初的意思是停下来藏起来。夏天是炎热夏日的结束。
16、1白露:天气转冷,露水凝结成白色。
17、1秋分:昼夜平分。
18、寒露:露水是冷的,会结冰。
19、初霜:天气越来越冷,霜冻。
20、20.立冬:冬天的开始。
21、2小雪:开始下雪了。
22、大雪:降雪量加大,地面可能有积雪。
23、冬至:寒冷的冬天来了。
24、2小寒:气候开始变冷。
25、2大寒:一年中最冷的时候。
本文到此结束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